县医院作为中国医疗体系的"腰脊",向上承接三甲医院的技术辐射,向下牵头医共体将资源输送到基层医疗机构,增强县医院能力成为我国医疗体系建设的关键。根据《函》,2024年我国县医院发展科室服务能力、设备配置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等方面进步明显。
1、影像、检验、病理能力全面提高
超过98%的县医院能够掌握呼吸(99.81%)、消化(98.74%)、心血管系统(98.49%)、儿科(98.54%)等常见病、多发病规范化诊疗。影像、检验、病理等科室服务能力符合基本、推荐标准的医院占比全面提高,其中,病理科服务能力符合基本标准的医院占比增速最快,提高5.62个百分点。
全国县医院普遍设置了内科、外科、急诊、麻醉、儿科等科室,设置率均在98%以上;医学影像、医学检验、药剂科等医技科室设置率持续增长,分别达到100%、99.95%、99.71%。根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对照基本标准,平均每家县医院专科设备配置率为69.70%;对照推荐标准,平均每家县医院专科设备配置率为54.65%。286家县医院尚未配置血液透析机。2024年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国家卫健委明确,2024年基本标准要求配置的专科设备,全国平均每家县医院设备配置率达74.24%,较2023年增长4.54个百分点;配置率低于30%的基本标准要求的专科设备从16项降至13项,尚未配置血液透析机的县医院从286家降至229家。2024年,超过98.59%的县医院能够掌握心衰、肾衰、呼衰等诊断与处理;90.14%、97.09%的县医院能够掌握产科、儿科急危重症救治技术;90.97%的县医院能够进行多发性创伤的诊断与处理,87.32%的县医院可以开展颅脑损伤手术治疗。4、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平均每家县医院年收入约为3.54亿元全国平均每家县医院编制床位和开放床位分别为548张和600张;平均住院日7.00天,较2023年降低0.59天;床位周转率43.09次,较2023年增长3.33次。1233家“千县工程”县医院中符合推荐标准的达1082家,占比87.75%,较2023年提高6.24个百分点,“千县工程”重点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今年是“千县工程”提升方案的最后一年,按照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按照《函》中数据显示,2024年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其中,儿科、体检科(中心)、医学检验、超声诊断专业、药剂科设置率分别为99.76%、99.27%、100%、99.59%和99.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9.84%的县医院掌握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胸痛的诊断与治疗,98.70%的县医院能够进行多发性创伤的诊断与处理。96.67%的县医院能够掌握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衰、脑血管意外等严重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急诊处置,99.59%的县医院能够掌握儿科急危重症救治。02
13个专业科室设置率低于80%
虽然县医院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面临的发展困境仍在,医疗资源布局仍不均衡。国家卫健委披露,2024年东、中、西部地区符合基本标准的县医院占比分别为100%、95.70%、88.30%,东、中、西部地区符合推荐标准的县医院占比分别为78.41%、65.92%、54.26%,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基本标准符合率位于后10%的县医院符合率平均为50.22%,较前10%的医院相差49.28个百分点;推荐标准符合率位于后10%的县医院符合率平均为17.53%,较前10%的医院相差78.77个百分点,县医院间发展不均衡。2、手术服务能力不足,部分医院未开展气管异物取出术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全国县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为22.27%,较2023年下降1.54个百分点;平均每家县医院开展手术例数为5758例,较2023年减少56例;尚有42.40%的县医院未开展基本标准要求的气管异物取出术,365家县医院尚不具备开展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的能力。精神卫生、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等专科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尚有71.15%的县医院不能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管理和住院治疗;37.74%、35.65%的县医院未开展免疫组织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辅助诊断、特殊染色病理诊断技术。部分科室设置率较低覆盖面不全。有13个专业科室设置率低于80%,其中全科医疗科、肿瘤科、精神科设置率分别为45.17%、61.49%、79.16%。县医院专科建设质量仍需加强。精神科、血液内科、病理科、胸外科、眼科等5个科室基本标准符合率低于80%,分别为46.96%、62.07%、65.66%、66.97%、73.68%。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卫健委要求,结合医疗卫生强基工程、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以及2025-2027“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相关要求,统筹服务体系、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医疗设备和信息化等建设提升县医院综合实力,增强县域血液透析、白内障手术、儿科、精神、感染、病理、急诊急救等能力,促进薄弱专业均衡发展,优化相关专科的设备配置,提高同质化服务水平。近期,财政部接连发布多个2025年医疗补助预算通知,包括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医保服务能力建设等项目,补助资金合计超360亿元。在2025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 (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补助预算中,包含了县域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高海拔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边境地区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建设四大项目,相关合计39.88亿元,本次下达11.49亿元。此外,近期国家还下发了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老年医学科建设、儿科服务建设等多项利好政策,在财政支持力度的回升下,县医院专科发展和设备配置将进一步刺激国内器械市场,新的拐点即将到来